中国色彩培训网
学校简介
浙江**动画* 动画*成立于2007年7月,其前身是影视动画*,由于学校机构改革、基层班子换届调整等原因,将影视制作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传播科技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入影视动画*,成立了动画*。 动画*现有教职员工75人,下设“两系一中心”:动画系、美术系、实验中心;“一个基地三个研究所”:一个*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一个与北京电影*合作的*动漫产业研究所,一个校级现代媒体智能研究所,一个动画创作研究所。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6人,讲师36人,初级19人;博士9人,硕士(含在职)以上 44人。6个本科专业(1个本科方向)、4个专科专业。6个本科(1个本科方向)专业包括: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戏剧影视美术、戏剧影视美术(人物形象设计)、艺术设计;4个专科专业包括:影视动画、艺术设计、影视广告、人物形象设计。在校学生1462人。 2009年,动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学科为龙头,以新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以实验室创新建设导向,各方面工作均有长足的进步,*面貌焕然一新,形成团结奋进、不断开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人才培养】动画*十分重视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集思广益,调动智慧,认真落实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反思05版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得失的基础上,广泛召开各个层次各个层面的制订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会,邀请学校及职能*的相关领导与会,及外校同类专业的专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以课程内容和课程链的科学性为核心,以设置更科学合理并能体现各专业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展开充分的讨论,切实贯彻和体现学校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原则,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另外,*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鼓励各本科专业组织专业教师走出去,深入其他相关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考察和交流,成效显著。 【学科建设】动画*重规划、讲规范,学科建设有了新尝试。2009年成功申报校级重点学科----数字媒体,使动画*学科建设首次列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行列。动画专业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加以建设,省级“动画与数字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落户等。在推进重点学科和*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工作中,对其进行了规范,实行短中长期目标管理。同时按照学科建设规划,对新建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进行了专项的调研,力求在师资队伍建设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利用*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的平台,对学科进行了规划,制订了方向规划和计划,正在筹备*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年会。并将召开会议的安排向*广电总局、浙江省广电局进行了书面汇报。 【师资队伍建设】2009年,动画*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外聘原*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准、**编剧王朝柱、李硕儒、电影、电视剧导演黄建中、*卡通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吴建荣等5人为我院客座教授。继续外聘学科方向带头人,续聘浙江**重点实验室博士导师金小刚为我院特聘教授,聘请长期在动画行业一线的动画导演张景源为我院全职教授,聘请央视制作公司张旭为我院的客座教授。同时,我院在100多名应聘候选人中挑选了25人次进行2次应聘教师岗位的试讲,我们秉承宁缺毋滥,好中选优的精神,严把进人关。引进2名具有专业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具有游戏设计特长的张帆、北京电影*具有戏曲影视美术设计特长的姬鹏。 动画*鼓励推荐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以及外出培训和到一线挂职锻炼。2009年,乔凤天考取***博士,5名教师考取硕士,3名教师外出培训,1名教师外出挂职锻炼(许建峰河南广电局河南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同时,我院明确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方向。在学校培养目标的驱动下,给他们指定导师,明确培养任务,签订培养责任书。2009年,有1人成为浙江省151人才培养对象第三层次,2位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考核,并向*推荐1名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和2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经过几年共同的努力,我院教师队伍中职称结构更趋合理,2009年,有1名教师被评为副教授, 6名教师评为中级职称,。 【科研工作】动画*在挖掘整合有限资源的条件下,继续为学生搭建了*式*生创作中心,实行24小时*。建立教师创作工作室,构建动画*、*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信息网站,启动动画*科研支持平台。2009年*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向社会招标并10项科研项目被立项,每项5000元。此次立项充分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扩大了基地影响,为动画*教职工搭建推荐*论文平台。2009年继续申报**基金、*文化部、*广电总局、杭州动漫创意公开竟标项目等。承担*科技部计划项目《动漫辅助创意和衍生产品开发技术与系统》、*广电总局项目《动漫产业模式研究与实践》、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基于草图的动漫玩具设计制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杭州动漫创意竞标项目《平台-*减灾交互系系统研究与开发》等。完成浙江省科技厅项目,获得一项*软件著作权,承接横向项目2项,发表论文60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4个动画创作短片获第五届国际动漫节美猴奖题提名,《孝女曹娥》动画电视获浙江省*三等奖,获浙江省*局*生创意创新组织奖,《神州小子》动画电视获*广电总局制作权批复。我院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扶持未取得校级以上支持的项目以及院级网络课程及重点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共扶持10项院级项目,每项1000元。同时,我院十分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已有的硬件条件,创建动画创作工作室,吸引有项目的教师进入工作室工作,并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参加公司的项目开发,从而在实践中得到历练。 【实验室建设】2009年,动画*根据教学与学科发展规划,争取到了*财政扶持的实验室项目《数字中间片(DI)配光与色彩校正实验室》、*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视觉交互与模拟空间实验室》、省财政资助的实验室项目《交互式网络手机动画游戏实验室》和《动画与影视特技合成实验室》的项目,并于 2009年或201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还有:07年申报的*财政实验室项目《定格动画实验室》、以及校级实验室建设项目《戏剧影视美术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对我院的科研、动画创作与生产、课程实践与试验提供更高层次的平台与保障。 动画***实验室——“学生创新中心”的建立,极大的鼓舞了师生的创作激情。创新中心从*至今已经有14个动画项目在中心完成,其中多部作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大奖。05动本2班严万祺等同学完成的动漫作品《源之霖》在第七届浙江省*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中取得了*名的好成绩,06动画班刘恒以及张森君同学的动漫作品《回归》、《城市》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第5届杭州国际动漫节上,我院有刘潇潇等同学的3部动画作品入围。 2009年学校将我院实验室定为首批信息化管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设备安装投入使用后,实验室的管理与规范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我院科研、教学实验、动画片生产等奠定了良好的物质与软实力保障。 【学生工作】动画*探索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提倡自我管理,加强内涵建设。2009年,紧扣各项主题契合我院实际,全方位推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以党建带团建,全面提升*生思想政治素质。严守安全底线抓好安全稳定,多渠道构建*生和谐身心。安全稳定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工作的基点。我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召开班主任会议、班长团支书和学生干部会议、贫困生大会、各班主题班会等,从各个层面发动落实、了解情况,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 同时,我院以学术讲座、各项交流活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以“班级风采展比”为平台,扎实加强基层班集体学风建设。以杭州国际动漫节为依托,发展动漫文化。以动画*自身特色为基础,以各特色社团为依托,推出2009国际动画日*动画巡映季、涂鸦来袭——CO2涂鸦社现场涂鸦秀及涂鸦交流活动、那兰动漫社参加第五届国际动漫节巡游活动及COSPLAY比赛等,推动专业交流与互动,突显专业特色,渲染动画氛围,扩大*的影响力。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动以特色鲜明的专业涵养,服务公益事业,将平时志愿服务活动与重大主题志愿活动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自我教育意义。2009年3月志愿者服务月期间,再次充分体现我院的专业特色,举办了“以我热情绘你笑容”——我为宿管阿姨绘制肖像活动、“环保我‘袋’走、绿色记心中”大型手绘环保袋赠送活动等,成为志愿者活动月中的一个亮点。2009年5月,为减轻城市污染和交通压力,倡导和便利市民使用绿色代步工具,我院团员青年又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节假日*生志愿者活动,在十个西湖景区为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服务和帮助。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09年度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称号。在第五届*国际动漫节上,我院的青年志愿者以高昂的工作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动漫教育高峰论坛”、COSPLAY大巡游、开幕式演出、现场维护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组委会的工作任务 动画*多渠道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多种就业方式,并积极为准备考研、出国留学、自主创业等其他就业方式的学生提供服务。我们精心出版了考研特刊,为考研的同学带去了最及时的资料,鼓励专科学生参加3+2考试、邀请学校*处的相关老师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进行指导,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备忘录,为学生升学铺好路,鼓励毕业生继续升学或者出国深造等。 【对外交流与合作】2009年动画*较好完成了第五届杭州国际动漫节教育动漫高峰论坛策划组织实施工作,首次尝试在浙江**召开国际动漫节教育动漫高峰论坛活动,论坛邀请国内国外50多名来自美国、英国、印度及国内20几所高校学者专家及电视台等代表参加,在会议期间与北京电影*签订《*动漫产业研究所》合作协议,与*卡通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浙江***卡通影视研发中心协议》,浙江**与*卡通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动漫游戏研发中心》并挂牌,扩大动画*的影响。 2009年,在学校的支持下,与英国贝德福特*签订合作意向,准备联合承办《国际动漫游戏实验班》意向。 2009年12月与杭州市动漫职校联合参与的英国首相基金合作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次中英合作交流的英国院校,分别是英国柯克利斯*与唐克斯特*。该合作项目是以*丝绸文化与茶文化为主题,用动漫创作以及设计包装等一些宣传作品来完成。这将是我院与国外的*个学生科研合作项目。我院领导给予了极为高度的重视,并从我院各年级挑选出部分专业、能力等综合素质较为优异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创作团队来完成该项目。做好该项目,不仅能够向*介绍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向*展示了我院的风采与技术水平。 2009年,我院共有29 名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其中:宋伟君随团到俄罗斯考察;潘瑞芳随学校到英国考文垂*访问交流,形成《英国高校产学研发展与思考》的研究报告;曾玲应邀参加国考文垂*画展;蒋育秀、姚惠明两位教师参加韩国学术交流;施益华、丁海祥应邀到英国访问;潘瑞芳、丁海祥、曾思思、张璟源等4人参加了*动画年会;杨大伟应邀参加山东当代*书画家作品展,其作品被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收藏。 艺术*下设环境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与新媒体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动画系,公共空间艺术系,设计基础与史论教研室以及音乐舞蹈教研室。建有设计艺术研究所、环境艺术研究所、工业设计研究所、交互设计研究所、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品牌形象设计研究中心、小和山动漫研究中心、公共空间艺术研究所、和山环境艺术研究中心、艺术设计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艺术*现有设计艺术学硕士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B类),本科专业3个,分别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网页与多媒体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方向)、动画和工业设计。现有专任教师88人,其中教授6人、兼职教授5人,副教授22人,目前在院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1270名。 近年来,*多次承担教育部和省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各类科研到款1000余万元,出版各类专著、教材70余部。近三年研究的项目包括:申报成功*863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技部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人文类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浙江省科技厅、哲学社科重大项目6项,浙江省哲学社科、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等一般项目9项,厅局级一般项目16项。 *始终坚持以竞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重要办学举措,近年来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浙江省*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浙江省*生动画漫大赛、**生原创动画大赛、Good50×702009海报设计竞赛、希腊伊萨卡岛海报竞赛、白金创意学生设计大赛、*国际海报双年展、**生美术作品大赛、靳埭强设计奖、**生广告艺术大赛、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2009创新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多次荣获大奖。 浙江师范*美术*筹建于1985年,其前身为艺术系美术专业(1985—1993.1)、美术系(1993.2—1997.10)、艺术*美术系(1997.11—2001.6)、美术*(2001.6 至今)。1988年开始招收美术教育专业专科生,1993年开始招收美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是浙江省最早招收美术类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1999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课程与教学论(美术教育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和教育硕士专业美术学科教学学位研究生。2003年设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点,2004年开始招收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多年来,经过全体教职工的艰苦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师资质量、科研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增强。 *现有12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设有美术馆、陈列馆、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美术图书资料中心、教学设备服务中心、美术展览交流中心,以及多媒体教室、苹果机电脑教室、PC机电脑教室、*画临摹教室、学术会议室等。还设有*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铜版画工作室、丝网版画工作室、模型制作设计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教学设备固定资产387.6万元。现有教职工70名,其中在编专任教师55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3名;省级中青学科带头人2名,校级中青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青年骨干教师4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4名。全日制本科生5百多人,研究生44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000多人。*从1988年至2007年,累计毕业生总数1千多名,分布在*各地的**和企事业单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成绩喜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创作成果扩大在美术界的学术影响,并十分重视学术交流。近年来,曾应邀组团在美国关岛*举办教师美术作品展览和讲学,参加中、日、德美术作品学术交流展等,派教师赴欧、美、南非、台湾、香港、*等*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讲学和办展览,邀请美国、意大利、乌克兰、新加坡、南非、台湾以及**、*院、**、*美术*、***、南京师范*等*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学者到我院讲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实施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专业科系设置改革,以及多层次多渠道办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工作,增强了*的办学活力。 *设有行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3个管理*;美术学系、艺术设计系、实践教学部、研究生教学部4个教学*;美术创作与学术研究部、美术与艺术设计实验室等2个学术交流与艺术实验中心;还设有素描教学研究室、色彩教学研究室、*画教学研究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研究室、美术理论教学研究室、公共艺术教学研究室等7个教学研究*。*还设有院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工会委员会等组织。 *现有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和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点,主要培养普通中高等学校的专业美术教育师资、企事业单位艺术设计*的专业艺术设计人才,以及社会*教育、**、艺术市场经营、文化行政管理、美术专业创作等*的复合型、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美术学专业开设有*画教育、油画教育、版画教育、设计教育等4个选修方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视舞台艺术设计、动画漫画艺术设计等4个选修方向。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画艺术研究、油画艺术研究、美术理论研究3个选修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美术教育学)专业设有*画课程与教学、油画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等3个选修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开设针对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的选修方向。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美术*已经成为浙江省美术教育专业的主要教育基地,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办学实力。新世纪,*将坚持规范化办学与特色性发展并举的思想,以崭新的姿态和更加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努力把*建设成为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在*具有一定影响的美术*。 浙江理工*服装(国际)*是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是*最早开办服装教育学的两家学校之一。浙江理工*自1979年创办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专业,后学校在1982年创办服装设计专业,1985年成立服装系,1993年成立服装分院,1999年更名为服装与艺术设计*,2000年学校与美国纽约时装技术*(NYFIT)合作办学,另又成立浙江国际时装技术*;2004年经学科整合后重组更名为浙江理工*服装(国际)*。 服装(国际)*现有4个硕士点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设计艺术学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开设的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营销、服饰品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等专业(方向),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现有130余名教职工,高级职称和国外学成归国师资以及浙江省151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获得者师资近60人。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服装(国际)*先后与美国纽约时装技术*(FIT)、香港理工*、韩国水原女子*、意大利欧洲设计*、英国伦敦时装*及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等艺术设计院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互派教师与学生,国际化办学特色明显。 *把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建立了艺术设计与*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国内教学与国际合作教学结合的模式和课程体系,从服装大工业、大商业、大贸易的视角出发,重视设计艺术、*与市场营销的有机结合,为*服装业走向*培养国际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教学成果曾获*二等奖、*奖各1次,浙江省一等奖3次,纺织总会二等奖1次, 是“**时装学府”。已有九位同学荣获*“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每年均有1—2名学生获*服装设计师协会颁发的“新人奖”。由此*也每年获得*服装教育“育人奖”。历年来*已有200余名同学在国际、国内各类时装及设计大赛中获得大奖等荣誉,培养的毕业生一直来受到社会和相关行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杭派女装”的众多服装品牌中有近60—70%是由我院毕业生创办或担任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目前,全院师生正满怀信心,携手奋进,努力开创新局面,更上一层楼。
发表评论
在线预约报名
  • 报名学校 :
    中国色彩培训网
  • 学生姓名 :
    电话号码 :
    联系地址 :
    学习课程 :
    情况说明 :
    验  证  码 :